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国产婴幼儿奶粉质量不断提升。但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上,国外奶粉品牌依旧占据了重要地位。
婴幼儿奶粉的品质事关国计民生,备受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关注。2018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品质和美誉度”的要求;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委联合印发《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婴幼儿配方乳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乳企纷纷进行了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相关监管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乳业质量提升和飞跃。但国产婴幼儿奶粉仍面临消费者认同度低的难题。
市场监管总局曾发布数据显示,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近3年抽检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9%以上,许多关键指标优于进口奶粉。但是大量一、二线城市消费者仍倾向于选择进口奶粉,进口婴幼儿奶粉增速有时超过20%。
可喜的是,相关政策不断给国产婴幼儿奶粉市场带来利好,也提振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婴幼儿奶粉配方注册制度的落地,提高了市场的准入门槛。按照这一被称为“史上最严奶粉政策”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制度要求,从2018年1月1日起新注册奶粉全面上市,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业内人士认为,《方案》将为国产奶粉赢得消费者、提升品牌形象创造良好条件。
如何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清杰表示,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抽检数据鼓舞了奶粉行业发展,有助于提升国产奶粉的品牌形象。
《方案》提出奶粉行业将坚持最严格的监管制度,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各级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实行从源头到消费的全过程监管。在标准方面,将加强标准引领和创新驱动,制定完整的工艺要求,提高生产管理控制水平。在研发方面,将实施国家母乳研究计划,对不同区域、不同成长阶段的婴幼儿所需营养元素进行分析研究,促进信息互联共享。还将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力争3年内实现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覆盖60%以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并与国家重要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对接。
《方案》明确要推进产业升级。首先要推进奶源基地专业化生产,逐步将“养殖户+奶站+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链条升级为“专业饲养企业(合作社)+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其次,将促进行业兼并重组和提档升级。加快推进连续3年年产量不足1000吨或年销售额不足5000万元、工艺水平和技术装备落后的企业改造升级,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整体发展水平。此外,支持国内企业在境外收购和建设奶源基地,降低原料成本;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企业在国外设立加工厂,并将生产的产品以自有品牌原装进口;也鼓励国外乳粉企业在国内设立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中国品牌与外国品牌公平竞争。
周清杰表示,《方案》的推出,给国产奶粉行业提供了发展方向和目标,为提振整个行业信心注入了力量。随着产业的稳定发展,监管部门合格率的信息公示以及制造企业的努力,好产品一定会被市场认可。
维权建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食品科学技术室主任霍军生曾表示,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是针对我国婴幼儿制定,对我国居民更为适宜。我国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与其他国家乳粉的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并无差别。判断婴幼儿配方乳粉优劣的标准,是判断其营养价值与母乳、婴幼儿营养需求的接近程度。
专家表示,奶粉不分内外,只分好坏。消费者主要是要比较奶源、配方和口碑。要获得奶源和配方信息,就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如果看到标签上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等模糊信息,应该警惕。如果标签和说明书中明示或暗示该配方乳粉益智、增加抵抗力或者免疫力、保护肠道等信息;或者用“不含有”“零添加”等字样,强调按食品安全标准本就不应出现在产品配方中的物质,或者标注了夸大、违背科学或者绝对化的内容,这些都是违反规定、不可信的。
专家指出,“洋奶粉”代购有风险。很多人购买“洋奶粉”是通过“海淘”或网络代购。部分网络代购商既没有食品经营许可证,也没有营业执照,也无法提供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证,卫生质量和安全性无从保证,已经成为假货流通的主要渠道;还有部分贸易商在国外注册一个品牌,然后找当地小企业代工贴牌生产,产品质量不一定符合国内的产品标准,甚至使用伪劣原料,经非正规渠道进口到国内再通过网络销售,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风险。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饲料用乳品、其他非食用乳品以及以快件、邮寄或者旅客携带方式进出口的乳品不适用本法,这也意味着代购的洋奶粉不在国家乳品质量监督范围之内。一旦代购“洋奶粉”发生质量问题,消费者难以维权。
而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其包装上多印有二维码,消费者扫一扫婴幼儿配方乳粉包装上的二维码,其产品信息、企业信息、消费信息、配料表等都会一一呈现。这个二维码具有不重复性、加密性和防伪功能。如果扫不出内容,则有可能是碰到了假冒伪劣商品。
质量期待
《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品质提升、产业升级、品牌培育”行动计划,力争婴幼儿配方乳粉自给水平稳定在60%以上。对消费者而言,这是树立消费信心的基础。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科院农发所产业经济室主任刘长全表示,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是整个奶业振兴的关键。婴幼儿配方乳粉是很大一部分婴幼儿的基本口粮,是刚性需求。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的法规标准逐步完善,加工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国产乳粉在生产体系管理和核心技术创新方面,与世界乳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刘长全看来,有两个方面影响奶业振兴。一方面是成本竞争力不足。中国原料奶收购价格比新西兰、美国高出近50%,如果与进口原料乳粉折原料液态奶后的进口到岸价格相比,中国原料奶收购价格高出40%以上,生产成本高出30%以上。另一方面是消费者信心不足。据商务部监测数据,国外品牌婴幼儿配方乳粉价格比国内品牌高出近25%。
刘长全分析,进口产品成本更低却价格更高反映出部分消费者对国产乳粉缺乏信心。2018年,我国奶源自给率为65%左右,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自给率则更低。在消费者对质量高度敏感、对进口产品依然存在偏好的情况下,自给率目标的实现只能建立在品质提升与消费者信心提升的基础上。因此,在《行动方案》提出的品质提升、产业升级、品牌培育三个行动中,品质提升是基础。落实《行动方案》是消费者提升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信心的基础。
(编辑:华夏婴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