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发育迟缓、贫血、免疫力低下等病情。婴儿溶血症成为影响宝宝健康的一大杀手,那么,妈妈应该怎样做好婴儿溶血症护理与治疗呢?
提早分娩,可防止宫内严重贫血造成的死胎;有重症贫血、水肿、黄疸迅速加重者,需换血。换血的目的是移出抗体及胆红素,防止核黄疸。纠正贫血重症贫血病,换血前可作光疗;一般无换血指征的患儿均可用光疗,此法简单有效。其原理为蓝光白光可使未结合的胆红素Ⅸa(Z)转化为异构件Ⅸa(E)后者为水溶性可以从胆汁或尿排出。
药物治疗:
1、短期使用强的松,有助于抑制溶血过程;
2、口服苯巴比妥钠,可诱导肝酶活性,有利于未结合胆红素经肝酶作用变为结合胆红素,而不透过脑膜;
3、输入白蛋白可使游离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防止核黄疸发生。
上述方法中,重症溶血主要靠输血。轻症可用光疗药物等综合治疗,应用光疗后目前ABO溶血的患儿很少需要换血。
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
1、执行新生儿常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1)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并做好相应护理。
(2)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
(3)纠正酸中毒,以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4)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滴速,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兕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进入脑组织。
3、合理喂养: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4、病情观察:注意皮肤粘膜、巩膜的色泽,监测胆红素;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出现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粪便及胆红素排出。
5、健康教育: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配合;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编辑:阿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