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在宝宝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偶然发现宝宝有对眼的现象。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婴儿对眼如果不及时纠正和治疗的话,会影响到长大后的美观。
“对眼”就是人们常称的“斗鸡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的斜视眼。表现为一眼向前注视物体,另一眼球向内转向鼻侧或是双眼视物时,双眼球均转向内。前者分为共转性内斜视和麻痹性内斜视后者为固定性内斜视。
对对眼虽可在婴儿长大后校正,但毕竟不十分自然逼真。怎样防止婴儿形成对对眼?父母亲在婴儿2个月后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睡姿和摇篮中的摆设等等。现提供几点注意事项,供参考。
1、婴儿在2个月后,视力增强,能注意周围的人和物,这个时候如婴儿睡摇篮,不可在摇篮近空中摆设玩具、物件,特别不能在1.5米以内摆设任何东西。
2、如果摆设玩具、物件,一定要在1.5米以外,但切不可摆一件,要间隔距离,多摆几件,使婴儿能转动眼珠,轮看玩具或物件。
3、婴儿睡摇篮时间不能太长,要间隔时间抱起婴儿转转,使婴儿能看到周围的一切,使其产生好奇心理,增加眼球转动频率。
4、婴儿睡姿一定要正确,切不可长时间地向一边睡。

出生数月的婴儿,经常出现“斗鸡眼”。其实,人的每个眼珠上有六条肌肉互相牵拉配合,两个眼珠也总是协调转动,注视物体。婴儿的眼球因发育尚未成熟,直径很短,缺乏用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这样就会出现暂时性的两眼向内斜视,俗称“斗鸡眼”。
平时不要把吸引孩子的东西放得过近或过偏,玩具应放在距小儿上方40~70cm处,最好左右均有玩具,而且要变换位置。同时不要让孩子躺在离灯光较近的地方,避免固定地只注意一个目标,这样便可预防“斗鸡眼”的发生。
一般在小儿满6个月后,双眼视物的能力增强,不会有斜视出现。如果随着小儿年龄增长,“斗鸡眼”仍未好转,那就要及时到眼科检查治。
(编辑:阿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