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四个月大时,母乳的营养已不能满足宝宝成长需要了,妈妈需要为宝宝准备辅食了,不过给宝宝添加的辅食也是要有顺序的。
辅食添加顺序
1.添加的食品应与宝宝月龄相适应
辅助食品添加得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过早添加不适宜宝宝消化的食品,会因他们的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引起呕吐和腹泻,导致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过晚添加辅助食品,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有的宝宝甚至会因此而拒吃非乳类的流质食品。
2.添加的食品应从一种开始逐渐过渡到多种
要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食品的种类。一开始,可先给宝宝单独添加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助食品。尝试了3-4天或一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也正常,那么就可以再让宝宝尝试另一种,千万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添加好几种食品。
这样给宝宝添加辅食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宝宝如果对哪一种食品过敏,在单独尝试几天后就可观察出来。
如果某种食品在吃后的几天内没发生不良反应,表明宝宝对这种食品不过敏;若怀疑他们对这种食品过敏时,不妨过一周再喂一次,要是接连出现2-3次过敏反应,那就可认定宝宝对这种食品过敏。
3.添加的食品应从稀逐渐变稠
一开始,只能给宝宝添加流质食品,逐渐变成半流质,最后发展到固体食品。因为,宝宝还未长牙齿,液体食品对宝宝更适合。如果马上给宝宝添加半固体或固体的食品,肯定会使他们的胃肠道负担太重,结果因难以消化吸收而发生腹泻。
正确的做法是,按照宝宝消化道的发育能力及牙齿长出情况逐渐过渡,即从喝菜汤、果汁、米汤过度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继而一点点变成小块的菜、果及肉,或从米汤、烂粥、稀粥过渡到软饭。这样,宝宝才能消化吸收得好,不至于出现消化不良等反应。
辅助食品添加得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过早添加不适宜宝宝消化的食品,会因他们的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引起呕吐和腹泻,导致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过晚添加辅助食品,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有的宝宝甚至会因此而拒吃非乳类的流质食品。
4.添加的食品质地应从细小逐渐变粗大
给宝宝做出的食品,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多做些“泥”状食品给宝宝吃,如菜泥、胡萝卜泥、苹果泥、香蕉泥、蒸蛋羹、鸡肉泥、猪肝泥等,以便利于培养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逐步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
同时,也可让宝宝从小熟悉各种食品的天然味道,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习惯。而且,“泥”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能促进肠道蠕动,好消化,也有利于宝宝排便。
待宝宝就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可把食品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一点。这样,可促进宝宝长牙齿,并能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可以从喂菜水开始,一点点试喂菜泥、细菜泥、粗菜泥、碎菜和煮烂的蔬菜 。
5.添加的食品应从少量逐渐增多
每添加一种新食品,注意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只能给宝宝喂上一次,而且量不要大,以后在慢慢增加。比如加蛋黄时先给宝宝吃四分之一个,3-4天后宝宝没有什么反应,而且在两餐之间无饥饿感、排便正常、睡眠也安稳的情况下,可再增加到半个蛋黄,以后依此渐增至一个整蛋黄。
宝宝辅食烹饪事项
1、制作前的准备
首先是要注意卫生。制作前必须剪短指甲,用肥皂反复洗手;患传染病或手部发炎时,不要为宝宝做食物。用来制作和盛放食物的各种工具要提前洗净并用开水烫过;过滤用的纱布使用前要通过煮沸消毒。不管是水果还是蔬菜都要反复清洗,并用开水烫一遍。这样才能保证宝宝吃的东西不会被细菌污染。
其次是要给宝宝准备一套专用的工具,如榨汁机(榨汁、干粉、压汁全带的那种最好)、研磨器、干净纱布等等。一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二来也能避免和成人的餐具混用,形成交叉感染。
2、烹调时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调节食物的形状和软硬度。开始时将食物处理成汤汁、泥糊状,慢慢地过渡到半固体、碎末状、小片成形的固体食物。
给宝宝的食物不要用铜质、铝质的饮具来烹煮,因为铜能和一些食物中的维生素C产生氧化反应,破坏维生素C的作用;而铝则会在酸性环境下溶解在食物中,对宝宝的健康不利。
蒸有皮的食品要连皮蒸,蒸完后再剥皮。用蒸、加压或不加水的方法烹煮蔬菜,要尽可能减少蔬菜与光、空气和水的接触。给宝宝制作食物时最好不要添加苏打粉,否则造成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损失。
还要注意控制食物的温度。最好不要在微波炉中加高温,以免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素。
3、营养巧搭配
不同类型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同的营养成分在互相搭配的时候还会产生互补、增强和阻碍的作用。如果能注意到食物中的营养差别,给每一种食材找到它的“最佳搭档”,就能提高食物的整体营养价值,为宝宝的辅食加分。
(编辑: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