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是家庭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落,无论是童年记忆中爸爸妈妈忙碌的身影和飘香的美味,还是现在宝宝东摸摸西问问“瞎掺和”“乱搅和”的情境,都成为我们生活中温馨而富有情趣的一抹底色,温暖着我们的生命。不可否认,我们小时候经历过什么样的厨房体验,决定着我们此刻如何引导宝宝进入厨房,当然,也将决定他长大以后给他的孩子什么样的厨房教育。
厨房教育能给宝宝带来什么?里面蕴含着哪些早教契机呢?
在厨房里,宝宝认识了新事物
当宝宝开始认识各种事物的时候,就可以带着他进入厨房,认识油烟机、煤气灶、形状大小不一的锅碗瓢盆。让他摸一摸、闻一闻五颜六色的蔬菜、蛋肉、面条等各种食物,甚至可以尝一尝,帮助他丰富感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妈妈每天在做饭的时候,不妨让宝宝进去转一圈,每次待上一两分钟即可,当他表现得不耐烦时应尽快带他离开,不要一次性过度灌输大量信息。等宝宝大一点,感兴趣了,他自会主动好奇地问,这时再抓住机会及时准确地为他答疑解惑。
在厨房里,宝宝体验动手的快乐
有的宝宝喜欢凑在妈妈身边一起在厨房里“折腾”:把各种调料盒拿出来排队,用铲子、勺子把盆和锅盖敲得叮当响。这时候,你生硬地把宝宝推出厨房是不明智的,一来没有满足他游戏的愿望,二来也浪费了厨房这么真实的游戏资源。与其拒绝不如接纳,与其埋怨宝宝添乱不如让他来帮忙。
择菜、剥豌豆、削皮、撕菜叶、掰豆角,这不仅可以让宝宝充分感知蔬菜的特点,锻炼大、小肌肉,还可以让他体验动手的快乐。炒菜时,鼓励宝宝帮助添加调料,告诉他不同调料的不同作用,甚至让他尝一尝盐、闻一闻醋,感受不同调料的味道。有不少时尚妈妈喜欢在家里烘焙西点,搅拌黄油、面粉,刷果酱,用模具压制饼干,这些过程都非常有趣,宝宝在帮忙的过程中犹如游戏一般怏乐。
宝宝“帮厨”其实是一种对材料和操作过程的探索游戏,你应该引导他尝一尝劳动果实,以一种夸张的语气让宝宝再次加深动手操作的印象。比如:宝宝洗的黄瓜真是又脆又甜;宝宝帮妈妈把馅儿放进了饺子里。好香啊!这些都能激发宝宝的食欲和快乐的感情。即使宝宝帮了倒忙,你也别训斥他,否则会打击他的信心和好奇心。
在厨房里,对宝宝进行数学启蒙
我们做饭已经熟练到了“无意识”的程度,如对各种材料量的把握,时间的控制,顺序的统筹安排等。但是,宝宝要进行同样的操作,那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这时正好可以对宝宝进行数学思维的启蒙。
宝宝,你看这块豆腐是什么形状的啊?妈妈一刀切下去会变成几块?变成什么形状?妈妈继续再切,又会变出多少块小豆腐?
宝宝,你看这颗大萝卜是什么形状?我切一下,你看看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宝宝,我们把饺子摆在案板上,你看能摆几行啊?每一行有多少个呢?你能不能数出一共有多少个饺子?给爸爸吃几个?妈妈吃几个?宝宝想吃几个啊?
宝宝,我们一共烤了几种形状的饼干?每一种有几块?
宝宝,用小碗帮妈妈把水倒进小锅里,看看需要多少碗才能灌满?如果换成大碗,需要多少碗?哪种多?哪种少?
宝宝,数一数我们家里一共几个人,需要多少个碗,多少双筷子,多少个勺子呢?帮忙把碗筷摆在桌子上吧!
这些情景都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维,点数、分类、形状、加减、比较大小和多少、一一对应、量的守恒等。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在宝宝操作参与的过程中时不时提醒他动脑筋想一想,就会使游戏增添一些理性的智慧启迪。数学学习不是机械地数数字、学计算,在玩中学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应用。
数学思维的启蒙要在游戏操作中润物细无声地进行。在让宝宝进行充分的探索和感知体验时。不—要目的性太强、太急躁,更不要由于宝宝回答不上来而对他进行训斥,宝宝会感觉到紧张和压力。从而产生排斥和厌恶心理。
在厨房里,增进亲子感情
宝宝在厨房里捣乱时,妈妈做饭就会更忙乱。但如果实现了以上提到的几点做法,厨房里就不会有吵闹、哭叫、训斥的声音,而是充满欢笑。
宝宝注意力集中时间不会太长,能力有限,所以只能简单参与,以满足他参与家庭事务、当爸爸妈妈的小帮手、体验个人价值感的需求为主。而且,一边做事一边聊天,宝宝会感到更放松、更愉悦,与家人更亲近。尤其是佳节或者生日时,让宝宝在厨房里一起包饺子、包粽子、煮汤圆、拉长寿面,都可以让宝宝感受浓郁的节日文化和家庭和谐快乐的氛围。这样的经历对宝宝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意义。
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需要爸爸妈妈的陪伴。陪伴不仅仅是指间读、讲故事、玩游戏,只要对宝宝足够尊重和放手,厨房里的陪伴同样有价值!避免将尖锐的刀具、烧开的水或滚烫的锅放在宝宝容易接触的地方,尤其不要把锅和茶壶放在地板上,以免烫伤宝宝。
确信宝宝不容易碰到电源插座,以免电伤。
告诉宝不要随便玩煤气灶的开关,以免烧伤和煤气中毒。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