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引起的发热大多会经过三个阶段,结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在不同阶段,护理方法也不尽相同。
寒战是发热的前期,测量体温时可能还不到38℃,但会表现出全身打冷颤,甚至有畏寒的情形。
这是因为人在受到感染后,人体会将温度升至一定度数来保护自己,这在医学上称为设定温度。身体为了达到设定温度,产热机能主动把热带到身体中心部位,这时四肢循环会变差,所以表现出手脚冰冷、寒战等临床症状。
调节室温,增加被褥及衣服,穿干爽透气的棉质衣服,被褥宜温暖蓬松。
多喝温水,帮助提高身体末梢温度,以减轻痛苦。
有发冷症状时千万不要急于降温,否则宝宝会感到更不舒服。
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它提醒你,宝宝身体内部出现了异常情况:发热也是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适当的发热有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清除病原体。宝宝一旦发热。大人需要重视,但不需要恐慌。
寒战之后,体温达到37.8℃以上,并可能迅速上升至高热、超高热,宝宝表现出全身热烘烘、脸红、全身倦怠、无力、烦躁、哭泣等不适。高热需要及时诊治,加强护理,缓解高热引起的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宝宝避免直接吹风、阳光直射。室温以20℃左右为宜,过高不利于皮肤散热,过低则使宝宝受寒。
穿宽松衣裤,以利散热,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
让宝宝多喝温开水,促使多排尿、多发汗而降温。每次不必喝太多,而是增加喝水次数。水里兑些鲜果汁,提供维生素C。饮水量以保持正常尿量及口唇滋润为度。
吃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如牛奶、豆浆、蒸蛋、粥、麦片糊等。夏季,可以喝些绿豆汤(加少量糖),既清凉解暑又补充水分。半岁以内的婴儿,如果是母乳喂养,应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小宝宝,可以喂稀释脱脂奶(2:1或3:1,即2份或3份奶加1份水),摄入量与平时相等。
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密切观察伴随症状。
宝宝只要精神尚好,不伴有各种严重症状,服药后能吃、能笑、能玩,如同平常,虽然退热缓慢或时有反复,妈妈就不必过于担心,暂时不用送宝宝去医院。
发热伴有面色暗淡、精神萎靡、倦怠,皮肤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
发热伴有皮疹,多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
皮肤发紫、变凉,则提示循环衰竭:
发热伴有剧烈、喷射性呕吐,多说明颅内病变:
发热伴有腹痛,拒绝按揉,提示急腹症:
发热伴有脓血便,提示细菌性痢疾。
如果按照医嘱或经医生指导,采取治疗和降温措施,宝宝仍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精神激惹等,或吐泻严重、咳嗽气急、皮肤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复诊,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发热容易引起口腔炎、齿龈炎等口腔疾病,可用消毒棉蘸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轻轻擦洗口腔。已经学会刷牙的宝宝可用淡盐水含漱,早晚各一次。
降温措施
当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物。常用的退热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小儿百服宁滴剂等)和布洛芬(如小儿美林糖浆、美林滴剂、托恩口服液)。
对乙酰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强、安全性高,退热持续时间达3-4小时,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
布洛芬退热快而平稳,退热持续时间达6-8小时,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病儿,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
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个小时,体温不退可服用布洛芬;
服用布洛芬6小时后,体温如果再次升高,可再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如果服药后不到4个小时体温再次升高,不能继续吃上一次吃的退热药,而要换另一种退热药物。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可以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如果出现高热惊厥,两种药物可以同时选用,剂量照旧。
★使用退热药须遵医嘱,用量要准确,用药间隔时间要适当。许多退热剂,比如百服宁和泰诺林,虽然名称不同,成分基本相同,不可以重复使用,过量服用会引起蓄积中毒。
★用药前后注意补充水分,以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理想效果。
★注射退热针虽作用比口服药物快,但维持时间较短。肌肉注射可能引起局部感染或臀肌萎缩、坐骨神经损伤等,目前不主张注射退热针。
★使用退热药过程中发现有皮疹、过敏等问题应立即停用,以后也要避免再用此类退热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
★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高热应以病因治疗、药物降温为主,物理降温只有辅助作用。
常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1.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发高热(≥39℃);
2.超高热(≥40.5℃),服用退热药后效果不明显,物理措施可迅速降低体温2℃-3℃,(酒精擦浴不能使用)。
3.5岁以下有发热惊厥史的宝宝,服过退热药仍未退烧,洗温水澡可暂时降低体温1℃-2℃。
常用物理降温方法:调整环境温度
将宝宝置于空气流通并不受阳光照射的环境中,适当减少衣着或盖被,以利于体内热量的散发。
宝宝退热贴
一般适合学龄前儿童使用。小宝宝皮肤比较薄,皮下血管丰富,局部退热效果较好。
将凝胶面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每天1-3次,每贴持续使用不超过8小时。
退热贴不能贴到敏感性的皮肤、近眼睛位置及口唇部。
冰敷法
适用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大宝宝及儿童。使用软冷水枕(市场有购)或冰袋(可倒入冰块),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将冰枕或冰袋放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不能放至肩上。冰敷后30分钟测体温一次,体温降到38℃以下即停止。
头部冷敷
适合一般发热,尤其是低热。将毛巾用凉水浸湿后敷在宝宝前额部,每5-10分钟更换一次。冷敷时间可长可短,视体温下降的程度而定。
低温水浴
适合高热急需迅速降温的宝宝。将宝宝轻轻放入水温低于体温1℃-2℃的水盆中,用水冲洗全身3分钟。洗完后迅速用大毛巾帮宝宝擦拭干净,穿好衣服,以免着凉。在洗浴过程中,如发现宝宝面色变化异常,应立即停止。
局部的冷敷或冰敷只有局部降温作用。
冰敷法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
·宝宝不宜做酒精擦浴。胸部、腹部及后颈部对刺激非常敏感,可引起反射性心率减慢和腹泻等不良反应。
·有出疹的宝宝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在物理降温过程中,宝宝出,现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
退热期,退热过程中宝宝常会全身大汗,表示身体正在散热。
及时擦去宝宝身上的汗水,以避免汗水阻塞毛孔,阻碍降温。
更换干爽、柔软的衣服。
用干毛巾放在宝宝胸背和腹部,将衣服隔开;毛巾被汗液浸湿后应及时更换干净的。
体质虚弱的宝宝出汗较多时,衣服应比病前稍多穿一些。
宝宝食欲可能减退,所以要准备一些可口和易于消化的饭菜,如蛋花粥、肉末菜粥、面条或软饭,并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如清蒸鱼等。饮食的油、盐宜少,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少量多餐;小宝宝逐渐恢复原来乳量,不要吃得太饱;不必盲目“忌口”,以防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过度流汗。
★皮肤干热。
★脸色非常苍白,或有不寻常的潮红。
★呼吸异常过快、过慢或暂停。
★有感冒症状:流鼻涕、鼻塞、咳嗽、声音沙哑,或喉咙痛。
★情绪改变:焦躁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
★大宝宝抱怨身体的任何部位不舒服或疼痛,如“妈妈,我好像生病了”。
★呕吐或腹泻。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