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接触、亲近宝宝
研究发现,安全型依恋关系中的宝宝内心内化了一个完整而安全的母亲表征。这个表征可以在“真实妈妈”不在的情况下,起到稳定和增强安全感的作用。宝宝能否安静、坦然地独自玩耍,都要依靠这个“内心妈妈”的形象。建立“内心妈妈”的方法就是爸爸妈妈多与宝宝充满感情地接近、接触,强化宝宝的安全感。
这些接触可以是目光的、身体的接近,更多的则是皮肤的接触。与此同时,应多对宝宝微笑、逗引、说话,或模仿他的发音、动作、话语。这种积极的情感表达、丰富的社会性刺激,能使宝宝体验到信任与不信任的心理状态,获得被承认、被尊重的感受,满足迅速发展的好奇心的需要,从而产生稳定的安全感。
2.妈妈离开时避开宝宝的敏感期。敏感期是指宝宝还太小不能离开爸爸妈妈的时期。对于小宝宝来说,爸爸妈妈就是他生存的保证,他甚至无法分清楚妈妈和自己是不同的两个人,他觉得妈妈就是自己。如果妈妈笑了,他就开心;妈妈生气了,他就难过。
妈妈应避免在这个敏感期长期离开宝宝,即宝宝3岁以前。爸爸妈妈即使白天要上班,晚上回家也最好抱抱他、亲亲他,陪着他入睡。敏感期内如果爸爸妈妈长期离开宝宝,宝宝的潜意识里会有种被抛弃的感觉,会引发他各种情绪并影响性格的养成,使宝宝长大后形成自卑心理。
3.通过替代降低对父母的依赖
宝宝对爸爸妈妈的依赖是天生的,所以要用一些适当的方法降低宝宝对你们的依赖。比如:妈妈在家里多给宝宝准备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在妈妈离开时,宝宝有充分的事物吸引,又有可依恋的安全对象一一奶奶,就不会由于不理解成人的情绪而受到伤害。两岁之前的宝宝被吸引到对事物的探索越多,对身心健康就越有利。
4.和宝宝告别后再离开
如果你非得长时间离开宝宝,那么事先应让宝宝做好准备,减轻分离造成的压力。
因为宝宝的认知水平还达不到理解成人语言的能力,所以,你与宝宝交流时要用他的语言,即宝宝玩耍时使用的语言,让他明白你只是短暂的离开,不是抛弃他。
游戏的方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纸上和宝宝一起画个小房子,告诉宝宝哪里是家,哪里是爸妈工作的地方,再画一些娃娃,分别是爸爸妈妈、宝宝、爷爷奶奶、同事,然后用演戏的方式讲解给宝宝听,宝宝就容易理解了。
5.强化法安抚宝宝情绪
宝宝的内心很敏感,他们无法理解爸爸妈妈的离开是为了工作或者其他原因,对于他们而言,爸妈的离开就是对自己的抛弃,认为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我是多余的,是不值得被爱的。
此时,可以用强化法让宝宝明白,你的离开只是暂时性的,他依然是你们最爱的宝宝。比如:妈妈可以每天上班前告诉宝宝,今天5点下班回家。5点一定会准时回家,回家后抱抱亲亲宝宝,让宝宝感受到充分的疼爱,如此以往,一个说话算数的妈妈会让宝宝更有安全感,明白妈妈是可以信赖的同时,也相信妈妈是爱他,并不会抛弃他的。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