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领域的理论或者专家对于理论钻研非常深透,但是如何让这些理论针对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孩子去实施个性化指导,专家类育儿书的意义和价值可能是不够的。专家的书也许过于深奥,过分注重于理论,而家长更想拿来主义,看那些可操作性强的内容。个案型育儿书正满足了父母的心理需求,作者与读者有着相似的身份、学识、背景,因此,他们提出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方式,他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感受、感悟,以及孩子们的行为反馈,对于读者来说,更贴近、更亲切。
我看的最早的一本育儿书,是一位资深妈妈推荐给我的,一本妈妈写的关于母乳喂养的书。其实她很早就让我看,但那会儿我工作很忙,没看。结果等我看得时候发现,如果能早一点看这本书的话,能非常坚定母乳喂养的信心,避免很多问题,解决很多困惑。当时我没能未雨绸缪,所以现在就觉得一定要在孩子达到某个相关年龄段之前,提前看育儿书、学习,做妈妈也需要提前备课。我想很多妈妈都曾有过我这样的经历,所以会很主动地寻找育儿书看,希望从写书的妈妈那里得到各种各样的提醒和借鉴。
个案型育儿书中,除了家庭氛围、教育理念、父母文化水准等教育产生作用的综合性因素外,还有孩子自身的遗传素质、模仿能力,因此特别个性化。读这类书,首先可以轻松愉快些,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别人是怎么为人父母的。任何能把孩子培养得很优秀的父母写成的书,如果被很多人追捧,那么它一定有其合理性、科学性或易被接受的地方。即便不能整体拿来模仿,也要以更开放的姿态多去了解。
如果想让别人的养育经验对自己的孩子起作用,首先要看自己整体的养育环境怎么样,包括自己和孩子的状态和书中的家长、孩子是不是一致,相似性越强,可学习的东西会越多。
如果自己的家庭环境跟榜样育儿书里的差不多,孩子的性格、气质类型也差不多,那么有些教育方式也许可以迁移。如果差异较大,就应该更多地去看具体教育方式背后的理念,发现一些规律。好的理念和对孩子一些身心发展规律的了解,可以指导你寻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养育方式,而不只是生搬硬套具体做法。每一本育儿书中,都会有特别好的部分。无论看哪本书,父母都要有自己的评判力,有自己的想法。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