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里有个说法“母乳不足症候群”。可见担心自己的奶水不够,其实是世界各国妈妈普遍的焦虑,不止我们中国妈妈独有。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人工喂养普及的后果,但其实初为人母的新妈妈担心自己养不好孩子,是非常正常的心情。随着新妈妈逐渐进入角色,适应母职,这担心也会渐渐淡去,意识到自己的奶水其实是足够的。
当然,奶水暂时不足的妈妈也真的有。之所以说“暂时”,是因为奶量的多少是很灵活的,宝宝吃得频繁,奶就会变多些,宝宝吃得次数少,奶就会变少些。这个规律,是我们人类的生理机能决定的,适合每一个妈妈。如果发现奶水不够,那就每天多喂几次吧。一旦开始按照想吃就喂的原则,让孩子无限畅饮,妈妈的奶就在“汹涌澎湃”的路上了!因为生理原因,泌乳能力有问题的女性也有,但是非常地少,一般人的运气是抽不到这根签的。
事实上,很多母乳不足的妈妈其实是“被母乳不足”的。婴儿生下来就赶快喂上配方奶的现象,现在十分常见。很多家长不了解婴儿最初几天只需要很少的奶,妈妈的乳房少量分泌的乳汁就可以满足婴儿的需求,所以本着爱孩子的心情给婴儿喂了太多的配方奶,造成婴儿吃得太撑,睡得太久,对吃妈妈奶缺乏兴趣和动力。而缺乏吸吮。会让妈妈的乳房接受不到足够的产奶“订单”,造成泌乳时“出货”也不足,甚至配方奶越加越多,孩子吃母乳越来越少,妈妈慢慢地“被没奶”了。
喂母乳很幸福,新妈妈最辛苦
小婴儿在刚出生的第1个月,真的是每天吃了睡睡了吃,醒来的时候除了象征性地卖卖萌,就是“啊啊”地哭。如果家人很懂孩子的心思,会哄孩子,妈妈就比较幸福,喂奶和照顾宝宝之余还能多休息些;如果新爸爸新外婆新奶奶和新妈妈一样手足无措,可能就会赶紧把哭了的孩子抱给妈妈说,“是不是饿了?赶紧喂喂!”于是妈妈真的就喂奶喂到昏天黑地了。
差不多到3个月后,孩子吃奶才会变得不那么频繁,玩的时候也多了,妈妈才有时间从辛苦的哺育中抽身出来,好好欣赏—下自己的杰作,整理—下初为人母的心情,体会—下“累并快乐着”的母亲角色。
那些亲自喂哺孩子带来的满足感、自豪感,那些从哺乳中和孩子的相互了解,更是要随着哺乳逐渐成为习惯,成为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一部分,而慢慢地浸润妈妈心里,成为让这个女人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正能量。就如同每次哺乳时身体分泌出的泌乳素,是润物细无声地随血液流遍全身,带来泌乳的同时也默默地调节着妈妈的心情。
妈妈们在看美丽的哺乳照时,也注意看看照片里宝宝的大小。基本上,3个月以内,尤其是1个月以内的妈妈都还在辛苦地品味着“生出来不如放在肚子里省心”那句话,是不太容易有心情去美美地照上一张的。所以,不要想着你看过的哺乳照,看着眼前摸爬滚打的日子,怀疑自己是不是喂得不对,或者奶水太差。照片里的妈妈也经历过这样的日子!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