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在爱里相遇》一书的自序里反复提到了“亏欠”这个词,能不能给解释一下其中的含义和意义?
蔡颖卿:该做而没有做,或没有做好的事,一定会引发亏欠之感,这是我常常在父母身上看到的一种情感。在序文中,我很希望能与所有的成人共勉,理解“孩子”是一个生命的过程,不能单满足于自己家的孩子好,也不应把教育视为市扬来看待,而应该珍重孩子是社会资产、未来整个社会担当者,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宽心。在宽心下好好教育下一代,该给爱好好的给,不该给的就不必负欠了。要不怀亏欠之感,就得先进行诚实的自我检视。因此,身教就成了唯一的方法,但唯有进行这样的教育,亲子双方才有快乐可言,因为一致的价值观使得生活种种矛盾自己消除了,大人孩子都可诚恳做人,没有亏欠。
链接:蔡颖卿精彩家教哲思
1.在“静”中,才能体会、观察到动的美与力量。尤其在这个供给过度,值扰频繁的世界,父母能从小培养孩子拥有宁静的身心,而不自感孤寂或不安,等于是为他们积累一项丰厚的生命财富。
2.父母不要紧张,把眼光多花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不要常常只看到别人的孩子与自己孩子之间的差距,让无谓的比较占去你可以用来关心孩子的时何与情绪。
3.不要对孩子有不符年龄的期待,也不让他们有不符年龄的依赖。父母如果透过仔细的观察与思考,一定能懂得孩子从语言或肢体中所要传达的心意。
4.相信“爱”不只是嘘寒问暖;“爱”也不光是甜蜜的鼓励和双臂中的宠溺。“爱”有时还必须怀着担忧讲两三句别人不愿意讲的难听话,但在爱里就是没有疑虑。
(编辑:爱动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