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南方某媒体报道称,国家工信部已确定了奶粉“国家队”名单,伊利、蒙牛、飞鹤、完达山、高原之宝五家企业最终入围。同一天晚些时候,接受中国广播网采访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巡视员高伏对此表示否认。
最终的真相可能是,奶粉“国家队”应该是有“实”无名,因为高伏对此证实,乳制品工业协会将在近期集中推介一些高端乳粉品牌。《京华时报》在报道中补充到,“是乳制品工业协会,而不是政府部门,市场行为的事,政府部门是不能来做的。”高伏强调。
这里有几个担心
第一,政府主导的做大做强,成功的例子有多少?因为兼并或者重组,是最典型的市场行为。
第二,推出国产高端乳粉,质量安全,购买方便,消费者肯定欢迎。只是,国产高端乳粉也需要明码标价,最好能公布成本,让消费者更加明白。否则,难免会授人以柄:此前刚高调打击过高端洋奶粉的配方暴利,这次又用协会来推介国产高端奶粉,除非自身不暴利?
第三,在抓奶粉的同时,部分乳企又给北京的消费者出了新难题,液态奶成了紧俏品,在分析原因时,《北京青年报》采访专家称,奶企出于扩大利润的考量,中低端产品配比不足,这一配比策略调整,近期在零售市场被直接明显地反映出来,就是塑袋奶、利乐枕奶供应吃紧。
那消费者还要担心了,如果这些被重点推介的乳企都去打造高端乳粉了,肯定还要占据部分奶源,那是否还会影响液态奶供应呢?
希望这只是杞人忧天,不会带来什么什么影响!
(编辑:愤怒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