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现象不叫便秘——叫“攒肚”
多见喂母乳宝宝,2-3个月最常见,5、6个月也有,一般是1个月前每天2-3次大便。第二月开始,可能出现几天不排便,少则3-5天,多达10天,但是大便仍为黄色软便,无硬结,不干,便排时也不费劲,且宝宝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睡眠质量、体重增长等均无异常,这种情况俗称“攒肚子”。
“攒肚子”是宝宝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吃母乳的现象更多)一方面说明宝宝对母乳或是配方奶粉的消化吸收变得更好,消化后食物残渣都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另一方面也说明肠蠕动不充分,大便排出时间延长。
对策:
建议妈妈给宝宝作腹部按摩,按摩方法: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5至10分钟休息5分钟,再按摩5至10分钟,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婴儿的“攒肚子”是暂时的,有的儿科医生称之为假性便秘(类似便秘但不是便秘),宝宝并不会太难受,大便并不干燥。可随着婴儿的成长及添加富含粗纤维的辅食后逐渐消失的,部分吃配方奶粉的宝宝在“攒肚子”期间妈妈太过紧张又是吃药,又是中医,又是觉得奶粉有问题,最终可能把假性便秘演变成腹泻或是真正的便秘。
所以遇到宝宝不排大便,一定得注意宝宝排便时是否表现困难,大便是否干燥。如果真的遇到宝宝便秘了妈妈也不用担心,大多数便秘都是暂时性的、非病理性的。比如以下几个例子。
1、母乳刚换成奶粉时出现的便秘
很多妈妈发现当宝宝不再喂母乳或是混合喂养奶粉量增加时,宝宝就出现了便干到后来的“便秘”问题!这时妈妈就特别担心是不是奶粉上火了,是不是这款奶粉不适合宝宝啊!
原因:
母乳转到配方奶粉后,由于母乳的蛋白分子较牛奶更小更好吸引,因此转到配方奶粉后会增加宝宝肠胃消化强度,肠道蠕动也减慢;另外配方奶和母乳成分之间的脂肪结构的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母乳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肪结构O-P-O,有利于促进钙吸收,软化便便,而普通配方奶中脂肪结构是P-O-P,容易和游离和钙结合,产生钙皂,从而造成大便干结的情况。
对策:
妈妈要正视这一现象,一般便干或是两天不排便的情况发生在刚接触奶粉1-2个星期时。
如果长时间还是便干或几天不便的首先要注意多给宝宝喝水,搭配纤维素丰富的辅食;定期给宝宝小腹做轻微按摩(方法同上);其次,循序渐进的进行转奶,逐渐减少母乳量,给宝宝一个适应过程;最重要的一点,在配方奶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与母乳中的脂肪结构相似的配方奶。
2、不同奶粉之间转换时出现的便秘
除了母乳转奶粉出现便干,几天不便外,同样不同品牌奶粉间的转换也易出现“便秘”一般表现在刚接触的头几天到一周的时候。
原因:
由于不同奶粉营养、工艺有差别,且宝宝如果食用原品牌便便是正常的,说明对原品牌已适应而新的品牌需要适应期。
对策:
如果宝宝便干等现象只是出现在刚接触奶粉的时候妈妈就不必担心,注意正确转奶再观察多几天看看,了解清楚新的品牌在工艺和营养搭配上是否真的占优势,在转奶阶段不建议同时添加新的辅食)
3、初到新环境时出现的便秘
宝宝从城市回到老家或是外出旅游后原本每天一次便的,突然当天不排便或是两天后排了但比较干,宝宝还易哭闹。
原因:
宝宝新一个环境气候在改变、食物结构也有所改变(奶粉没变但辅食结构可能变了)、精神紧张等都易出现肠胃问题有的宝宝腹泻了,有的则“便秘”了(就是常听说的水土不服)
对策:
新到一个环境尽量保持原有的喂食结构,不要添加新的辅食,多喂些水,适当添加已熟悉的蔬菜水果以利于肠胃蠕动,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方法同上)。不要让宝宝一下接触太多陌生人、环境不要过于吵闹,妈妈多和宝宝呆在一起有更多的安全感。
以上现象从排便相隔天数和排便干,排便困难等特征判断确实可以归为便秘,但以上提到3种常见秘便现象都不属于病理性便秘。非病理性便秘原因是由于生理性、饮食、起居、情绪等突然改变造成的暂时性大便不通,建议针对情况调理宝宝的肠胃会很快恢复,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
最后提醒:面对宝宝便秘的护理,妈妈的措施都要谨慎。
1、不建议用蜂蜜来通便,1岁前不要直接食用,蜂蜜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有可能被肉毒杆菌污染,其芽孢生存力极强,在100度的高温下还可存活。
2、不建议常用开塞露以防依赖,用时要把药物放到直肠才行,在肛门外不起作用,注意开口处小心损伤宝宝稚嫩皮肤。
3、宝宝实在便干难受时建议用棉球沾植物油在宝宝肛门处按压10次左右以刺激排便。
4、定时配合适合婴幼儿专用的药食同源调理令宝宝肠胃更好。
(编辑:hnzd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