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校犯错误了,老师找到家长,有理由相信多数的家长会对孩子一顿数落或暴揍。其实这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也是很不受认可的方法。那么,在给孩子寄托了众多希望的情况下,孩子犯了错误应该怎么办呢?家长应该细心的引导孩子,让孩子感到与你、与其他的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还要给他尊严,这样会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美国波士顿有一条车窗语录这样写道:“一百年以后的今天,你现在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赚多少钱,都变得无关紧要。而重要的,是你如何养育孩子。”有研究认为,人到17岁时个人智力的发展基本定型,再进行教育会提高技能和知识,但对智商发展则效果不大。17岁以前,特别是14岁以前,可塑性则非常强。这时的教育,对其一生的影响是最大的。所以,学生在高中前的教育最关键。而在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又比学校教育更重要。:
我们很多家长都存在一个思维误区,认为“承担教育责任的主要是学校,孩子没有教育好就是学校教育有问题。”当今中国的学校教育存在一定问题是不可否认的,比如过分追求分数的应试教育、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等等。作为家长,应该认识到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之中,学生之间却有巨大的差异。因此,家长就更应该反省我们自己又为孩子的教育做了什么?
教育学告诉我们: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孩子对待学习的兴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一些都需要我们家长作出表率。所以中国有句古话叫“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正说明家庭教育地位的重要性处在学校教育的前面。
我们有很多家长也十分注重家庭教育,但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很失败。其中有一些人归结为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于是选择了放弃;还有一些人,则拿出极端的父母权威来,让孩子敢怒而不敢言。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而负责任的做法则是父母要真心地关心孩子的学习,在孩子的学习上应多给予一点平等的尊重。比如,家长要主动地多与孩子的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不是只有开家长会或是孩子出现问题被老师通知去学校的时候才会去学校。再比如对孩子在学习上的想法,我们要有耐心去倾听,然后再做判断下结论;我们更孩子分配学习任务时要与孩子商量,并允许孩子讨价还价。只要我们能多给孩子一些平等的尊重,孩子们就会成为我们无话不谈的朋友,对孩子的教育也成功了一半。
在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的时候,应该放下家长的姿态,让他感到你与他之间是平等的。遇到问题先不要问对与错首先应该与孩子探讨应该怎么解决问题,让孩子感觉你就是他的朋友、玩伴,让他感觉不到来自你上的压力,这样孩子才会愿意与你分享任何事情。
(编辑:海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