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乳品企业的竞争是逐步的加剧,这也是造成乳品企业形象逐步下降的一个原因,但是这为这个行业的信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尽管当地警方已经证实伊利遭遇恶意攻击,案件基本告破,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但是有些案情仍然不太清楚,如事件是否涉及圣元,以及蒙牛乳业对此是否知情。不过,这些都不影响这样一个判断:某些乳品企业在三聚氰胺事件中已遭重创的商业伦理,两年之后并没有“伤愈”。
利用网络传媒对竞争对手进行恶性口碑营销,可以说是突破了法律底线,无视公平竞争的基本商业伦理,理当受到法律的惩处和社会的谴责。问题在于,这种事件何以会发生在当下,何以会与声名显赫的乳品企业相关?难道相关企业和相关操盘者不知道这样做违法?不知道一旦暴露,这将是影响巨大的丑闻、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信誉?
从有关报道来看,有些乳企亦在抱怨针对竞争对手的恶意口碑营销是当下诸多行业竞争普遍存在的潜规则。或许正是行业的惯性与自认为高明的侥幸,令相关企业和人等对那些“恶招”、“损招”情有独钟。或许更重要的是,有些企业被一些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惯坏了,成为“特权公司”、“霸权公司”,其一方面无视消费者利益,一方面也无视法律与商业伦理。
显然,很多乳品企业至今仍未充分认识到,三聚氰胺事件对社会的心理伤害究竟有多深,也因此没有意识到社会对这个行业的信任究竟是多么脆弱。乳企的企业责任不仅体现在对公众利益负责上,也体现在对行业形象的维护上。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到头来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损人不利己,两败俱伤。
从这次事件中可以看出,商业伦理重建是很难的。不过,在商业伦理缺位之时,法治不能缺位。我们希望看到事件能够在法治的框架下发展,而不是靠“公关”。此刻,所有乳品企业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其商业伦理一再自我损毁,那么公众还会再给它们机会吗?
(编辑:海贼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