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喂养过程中,宝宝很容易出现便秘或腹泻的情况,只有对症下药,才能避免宝宝腹泻的加重。
焦米汤
材料:米粉、糖。
制作:将米粉放在锅内炒至焦黄,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后服用。
功用:焦米汤有一定的热能,米粉炒热后可使部分淀粉转变成糊精,利于消化吸收;炒焦后的淀粉还有吸附肠内毒素及气体的作用。
苹果泥
材料:苹果、盐。
制作:苹果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每天食苹果泥2—3次,每次30—60克。也可取苹果一个洗净切碎,加盐0.8—0.9克,糖5克,水250毫升共煎汤,分2—3次饮用。
功用:适用于6月龄以上小儿。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小儿腹泻症。
胡萝卜山楂饼
材料:鲜胡萝卜两个,炒山楂15克,红糖适量。
制作:上述材料用水煎服。每天服数次,连服2—3天。
功用:对伤食腹泻有效。
鸡蛋黄油
材料:新鲜鸡蛋。
制作:把鸡蛋煮熟,取出蛋黄,用手按扁,放入锅内用温火焙烤约10分钟,然后再翻过来,如此几次,蛋黄由黄变褐,黄油同时析出,装入瓶中待用。单服蛋黄油3—4毫克(一个鸡蛋的含油量),早晚各服一次,连服三次。
功用:可治小儿腹泻。此方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小儿,有补脾益胃和止泻作用。
宝宝腹泻后,一定要查清腹泻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这才能其中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对宝宝进行食疗的调理也是很重要的。
(编辑:七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