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培训:譬如可以到天竺参观取经,到少林寺做交换和尚。
岗位轮换:偶尔去看看藏经阁、学学易筋经,因为一个人不可在一个岗位保持永远的亢奋状态。树立榜样、建立荣誉。做得好,可以把小和尚照片放在在佛祖旁边;做得好,可以升为撞钟总教头;做得好,可以冠以响亮的职务头衔——五星级、皇冠级、钻石级……规划职业规划。做得好,可以做监司,甚至可以做住持。精神激励。赞美是最经济的激励,不过力量无穷。赞美的最高境界是不用形容词,赞美的原则是——具体明确、针对细节,实事求是、不可虚构,恰倒好处、不要过头,态度真诚、不假惺惺,角度独到、不落俗套,我字开头、表明看法,言辞简明、二手称赞,注重场合、热炉效应。其他:譬如提早还俗、小镇度假、在寺院里搞一些撞钟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从尼姑庵借调一尼姑与小和尚合作一起撞……
持续的绩效沟通
沟通贯穿了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住持没有与小和尚做持续的绩效面谈,绩效面谈的意思管理者和员工做持续性、周期性的面谈沟通,以达到绩效反馈和绩效辅导的目的。
绩效面谈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绩效反馈:告诉以前做得怎样?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存在哪些问题?告知what。二是绩效辅导:告诉以后怎么做?问题怎么解决?
告知how。
周期性是定期的意思。每次考核周期结束以后,管理者必须和员工做正式面谈。绩效面谈比绩效考核更重要,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站在现在、回顾过去、更展望未来。持续性是经常的意思。在工作日内随时和员工沟通,不只是正式沟通,也包括非正式沟通,譬如茶余饭后,和员工做一些轻松的沟通,会起到比正式沟通更好的效果。譬如“走动式管理”,管理者经常走到员工身边,拍拍肩膀,沟通工作或生活上的事情,千万不要做“海鸥经理”。“海鸥经理”是美国管理大师在《领导力与一分钟经理人》中表述的现象:很多经理喜欢在自己独立的办公室面对电脑。工作,很少深入一线与员工沟通,当发生事情的时候,就会飞到员工的工作区域,留了一堆噪音就走了。海鸥经理至少员工有事还会飞出去,住持连海鸥经理都不如,半年都不见人影。
收集绩效信息
我们一直讲,以法律为准绳、是事实为依据。法律是什么?是绩效考核的指标和标准。但还需要事实来说明,也就是要用绩效信息为依据进行考核,避免主观导致的三不公。绩效信息可以是绩效数据,也可以是关键事件。绩效考核有一种方法叫“关键事件法”,关注的是员工有效、无效关键绩效行为。如果住持有事件描述“某日早上七点,我化缘回来路过山脚,山脚距离寺院五公里,我没有听到钟声。我们约定的是七点需要敲钟,“悠远”的绩效标准是五公里以外能够听到钟声,我没有听到,所以在你‘悠远’的这项指标上扣去两分,你同意么?”这就是数据和事实。绩效信息的收集方法有:书面报告,工作记录,口头汇报,质询会议,非正式沟通,直接观察,他人反馈等。
事后
事后首先没有对小和尚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更没有与小和尚做有效的绩效而谈。住持的绩效而谈成功吗?口有没有通过绩效数据的陈述让小和尚对绩效结果达成共识?没有!
(编辑:爱动脑)